搜索

4月哪里好玩旅游地方吗(夏天哪里旅游好玩的地方)-尊龙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2-10-22 17:33 作者:好玩武汉 点击: 【 字体:

4月哪里好玩旅游地方吗(夏天哪里旅游好玩的地方)?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流光半夏,遇见江岸,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好玩武汉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4月哪里好玩旅游地方吗(夏天哪里旅游好玩的地方)1

/ 梁震凯 摄

2022 武汉江岸·wuhan

央视财经频道推介打卡汉口历史风貌区,“潮流江岸来此go”主题vlog登上同城热搜榜,武汉万象城首店经济发力刷屏朋友圈,“春潮型动炫彩江城”多措并举促消费,“写江岸·读江岸”全民读书月活动持续点亮整个假期……这个夏天,江岸掀起微度假热潮。

○ ○ ○

谁说不远行

就不能有一个难忘的假期

心之所向即为景

行之所到即是游

/ 徐正刚 摄

作为武汉首善之区,江岸历史底蕴深厚,多元文化交融,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江岸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滨江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古色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蓝色滨江体验、绿色生态休闲、夜色文化娱乐等“五色旅游”全链条文旅产品体系,打造江岸旅游升级版。

4月25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江岸区位列其中,向着争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又迈进坚实一步。

微风拂面,时光正好

心有诗意,不必远行

魅力江岸等你来游

/ 刘巍 摄

海德格尔曾言:“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诗意,是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的远方,也是溪泉水声、树荫鸟鸣的家园。追寻这诗意,江岸打造绿色生态旅游,以江滩公园为核心,以解放公园、堤角公园为基础,发展“养眼洗肺、解乏去累”的绿色休憩观光带,建设起城市“风景线”。

/ 潘斌 摄

大江金岸,豪气地将全长16.2公里的长江岸线揽入怀中,滩涂面积全市最大。“大气、精致、宁静、开敞、简洁”特色的汉口江滩是亚洲最大的滨江绿化广场,也是武汉人与长江最亲密的连接点。

这里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文化景观、森林绿地、游乐设施一路与壮阔的江水相随,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最佳场所,也是武汉市中心城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

/ 陈卓 摄

/ 刘巍 摄

每年从十月下旬开始,由芦苇和南荻组成的汉口江滩芦苇花海进入全年最佳观赏期。北起粤汉码头,南至二七长江大桥,绵延6公里芦海,在秋风中泛起层层波浪。2018年,一条朱红色观芦栈道建起,从江滩往江面方向蜿蜒500多米,市民游客在网上纷纷晒出花式打卡方式,这里迅速成为武汉人气网红地。

如果说,在汉口江滩,人们感受到的是“滚滚长江水,由古看到今”的大气与豪迈,那么,解放公园不疾不徐的时光,则充满“离尘不离城”的悠然自得之趣。

武汉的公园很多,至今没有一个能撼动解放公园的地位。除了免费开放、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已经67岁的解放公园,承载了武汉三代人的童年记忆。

解放公园的前身为英、法、俄、德、日、比六国的西商跑马场。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西商跑马亦归人民所有。新中国成立后,原西商跑马场开始着手公园改建,至1955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六周年之际,公园建成开放,并以“解放公园”为名。

/ 咖喱 摄

占地面积为46万平方米的解放公园,绿地率高达85%。公园东部有绿茵广场、盆景园、睡莲塘、水杉林、朝梅岭、苏联空军志愿军烈士墓;西部是占地约13公顷的柳林区,保存有杨柳、箭杆杨、毛白杨等乔木千余株;环湖景观带是最佳的景致,它像一条翠带环绕整个公园,形成以湖水为特征的园林绿化中心,过滤了城市的喧嚣,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止于此,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府河郊野公园环抱江岸,描绘出滨江生态画卷;堤角公园、宝岛公园“虽为人工、宛若天成”,市民“在家门口逛公园”成为生活新常态。

依托绿色生态资源,江岸区文化和旅游局还打造了“滨江之春”艺术节、江岸芦花节,承办了国际渡江节、国际风筝节,策划了全景江岸旅游专线、绿色江岸城市观光专线等主题旅游线路……精致丰富的文旅活动吸引人们走入景中,让人们在热闹的都市中亦可诗意栖居。

/ 应文 摄

如果要为我国旅游业选出“主题色”,“中国红”一定是亮眼的一抹。

江岸区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区,在近代历史上多次成为武汉乃至全国革命的中心,一系列重要会议、重大决策,一系列党建举措、党史转折在这里作出、发生。红色氛围浓郁的江岸区,革命遗址总数占全市50%以上,是武汉红色印记最为集中、红色旧址数量最多的城区。

/ 秦炎 摄

在江岸区鄱阳街139号,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凝聚着一段珍贵的历史。历史转折的危机关头,“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经典论断在这里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向。

而就在三百米外的胜利街165号,一座红墙赤瓦的三层西式洋房掩映于闹市之中,这里正是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所在地。据记载,1926年底至1927年夏,武汉成为大革命中心。继国民政府从广州迁都武汉,中共中央亦陆续将机关由上海迁来。

/ 刘巍 摄

/ 应文 摄

在此前后,中央秘书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农委、中央工委、中央妇委、中央军委等部门陆续从上海迁到武汉,在以此栋洋房为中心的方圆1公里内办公。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这幢普通的洋房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心脏”,党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和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召开、决策。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历史见证地。

此外,武汉二七纪念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宋庆龄汉口旧居……一处处红色遗迹遗址,静静伫立在江岸街头,以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引领市民触摸历史的温度,探寻信仰的力量。曾有游客在网上评论,“游江岸,如果没有去打卡过红色遗址,那一定‘落伍’了!”

/ 梁震凯 摄

2021年3月,江岸区经实地走访、查阅史料、专家论证,绘制而成《江岸红色地图》向市民发放。红色地图梳理了江岸区35处红色点位,主要包括革命遗址遗迹、旧址及纪念设施,涵盖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有鲜为人知的红色遗址,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赓续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江岸大力推动红色旅游与民俗旅游、研学旅游相结合。去年4月,江岸区文化和旅游局同鄂旅投·海外集团合作,推出红色经典专线,接待省内外红色研学游近千批次,游客100余万人。

/ 刘巍 摄

有人说,建筑就是一首哲理诗,点缀着人类文明的沧海桑田。读懂了城中建筑,也就读懂了这座城市。

作为武汉城市近代化的起点,一些影响中华民族命运、改写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都发生或策源在江岸。江岸现存市级以上文物建筑62处、优秀历史建筑146处,分别占全市的21.5%和66.7%。一幢幢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一大批保存完好的老里份、老房子,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幻。

/ 刘巍 摄

位于江岸区京汉大道的大智门火车站,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京汉铁路的终点站,建成时是亚洲设备最为壮观的火车站。

作为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现代化车站,大智门站建成通车后,立即改变了汉口以水运为主的格局。汉口形势一年一变,“其繁茂较之京沪犹驾之上”,武汉从此有了“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 刘巍 摄

在中俄“万里茶道”的历史上,大智门火车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京汉铁路是俄国茶商将大量茶叶从汉口运出的重要通道,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后,销往西北地区和俄罗斯的汉口茶叶,大多选择从铁路北上,到东北后通过中东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运到圣彼得堡。

解放后,大智门站改名汉口站。1991年10月1日,新的汉口站建成,大智门站停止使用。

如今,这座法式风格建筑是旅游者打卡热门。它的每砖每瓦都保留着老汉口和中国铁路一百多年的烟火气息,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尚存的重要历史见证。

同时,大智门火车站和新泰洋行大楼、华俄道胜银行汉口分行、东正教堂、源泰洋行(那克伐申公馆)、俄国驻汉口总领事馆、顺丰茶栈、巴公房子、李凡诺夫公馆、俄商新泰茶厂水塔旧址等9处江岸俄商近代建筑群一起,成为“万里茶道”文明的见证。

/ 杜宏华 摄

位于江岸区青岛路10号的平和打包厂旧址,距今则有117年历史,是英商在汉口建立的最早的加工打包仓库,是武汉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早期工业建筑。2017年2月,平和打包厂修缮工作正式启动。百年前的阜成红砖、喷淋消防系统、“燕子尾”钢梁、记录着英国工业文明的蒸汽阀门……修旧如旧的历史原貌,搭配钢结构透明穹顶等现代复古标准装饰,令人耳目一新。

2019年1月,平和打包厂·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百年老建筑华丽“重生”。充满文艺气息的书店、家具店、咖啡店以及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脱口秀剧场、展览、艺术活动,在向世界展示着武汉设计活力与精神的同时,也迎来众多慕名前来打卡的游人。

作为老汉口近代工业风云的见证者,1993年,平和打包厂旧址被定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2011年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工业遗迹的蝶变新生也为平和打包厂项目赢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2019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 肖森炜 摄

从凝固的历史老建筑到美好的文旅新空间,这样的例子在江岸并不鲜见。

今年3月,随着由始建于1946年的永利银行改造而成的全国首家风貌安邸酒店正式营业,江岸区的汉口历史风貌区改造提升进入加速期——原外交部旧址,将改造成国际招商中心和高端智能联合办公空间;首家结合汉口历史建筑特色的星巴克定制店,将继成都宽窄巷子店、北京前门大街店及上海思南公馆店后,首度登陆武汉;111年前由两位俄国人出资建造的中国初代高级公寓楼巴公房子,将成为具有全新历史体验感的高端奢华酒店巴公邸。同时,为溯源百年茶道历史,巴公邸内部将开设万里茶道陈列室,后期将向公众免费开放……

尊重和善待老建筑,江岸区探索城市资源保护与利用,将成就一个又一个潮流文化聚集地,打响一个又一个“江岸文旅”新品牌。

/ 陈卓 摄

繁荣的夜市文化、新兴的夜间经济,华灯初上的城市,越夜越美丽。从2020年开始,武汉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夜秀、夜游、夜购、夜食、夜读、夜娱等活动精彩纷呈,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夜游之都”。

而在武汉选择夜游之地,江岸是不二的首选。

/ 陈卓 摄

武汉两江四岸,是长江灯光秀的“大荧幕”,而欣赏这场光影大秀的最佳观赏点之一,就在江岸区;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夜场演出,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武汉生活图景,独有的文旅ip让江岸夜游经济具备强大竞争力;多个时尚与传统融合、文旅商协同发展的特色街区,也成为江岸夜色中各自精彩的美丽。

吉庆街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由喜爱纳凉“宵夜”的居民自发组成的夜市“大排档”,这里一度成为武汉民间文化的一个符号。

如今的吉庆街以民俗文化、汉味美食、荆楚演绎、老街旅游为特色,是江城最具汉派风情的特色民俗街区。这条总长不过数百米的街道,每当夜幕降临,就一片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各类美食应有尽有。游客大快朵颐之时,还能欣赏民间艺人走桌串店的精彩表演,浓浓的老汉口市井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江岸的特色街区,可不仅有吉庆街。

黎黄陂路,全长604米,建于1900年,道路两侧一栋栋哥特式和洛可可式风格的历史建筑,如陈列品般沿街伫立,为这条街赋予“街头博物馆”的头衔。

民国时,黎黄陂路一带是武汉最具摩登气质的街区,也是风云际会之处,今天,这里则是全武汉文艺青年的向往之地。走进黎黄陂路,参天绿树在红砖房子间交错生长,穿越岁月的骄傲,和浓得化不开的市井情怀,在这条街上奇妙融合。

/ 刘巍 摄

2016年至今,随着黎黄陂路改造修复工程完工,博物馆、展览馆、咖啡馆、个性商铺入驻,穿越百年的黎黄陂路成了国内外闻名的“慢生活”特色旅游街区。

更加绕不开的,是自2007年开街,15年来热力不减的武汉天地。

今年五一期间,随着美妆集合店话梅华中首店在武汉天地亮相,本是武汉市民“团宠”的武汉天地,再次承包了武汉人假期的快乐。

/ 秦炎 摄

这里是武汉最“洋气”的地方之一,从“咖啡馆聚集地”到潮流新地标,武汉天地内风格明显的潮牌新秀、街头文化、点亮“夜生活”的酒吧,让武汉人文情感空间与国际范儿的生活艺术相融相生。

历史与潮流共存,时间与生活共融。未来,江岸将充分利用江岸夜色旅游资源,开发更多以美食、夜体验和夜演出为主的夜色旅游产品,丰富游客夜色风情旅游产品,促进文旅“夜经济”拔节生长。

/ 沈哲 摄

展示城市新魅力,焕发文旅新活力。2022年,江岸区文化和旅游局还将组织开展街头文化艺术节、“武汉之夏”、戏曲文艺节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开展“大江金岸”杯、国际风筝节等文化旅游系列品牌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以新经济文化为载体,通过淘宝直播、抖音直播等方式,推广江岸老字号名优特产品,为江岸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整合资源,推动旅游全域化发展;立足需求,推动旅游供给多元化;依托载体,推动旅游服务品质化——踏上新征程,江岸全域旅游新蓝图已经绘就,魅力江岸,正在奋力谱写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editor 编辑部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